自從退伍之後,迄今整整四年餘,從前深愛打籃球的我,這些年間從未碰觸籃球半下。越久沒碰就越不敢碰,行經球場時,看著男女老幼奔馳在球場上,手腳不禁都想動了起來,但是就缺了一股最後的推動力。大學及研究室時熱愛籃球的時候,每週平均大約花至少三天,共10小時以上的時間在籃球上,即使在當兵的時候,每週也至少有兩次打籃球的機會,有時晚上放風自由活動,也約著大家到球場打球。因此我自己也不瞭解,為何到了職場之後,就完全不碰籃球了。深入探討的原因如下:1.沒有球友,應該說沒有熟悉的朋友當球友。2.工作的壓力,不過這應該是藉口,應該是有了工作就懶得運動。自從到台北工作後,由於工作性質使然,使得在工作之餘,有著很充裕的時間得以充實自己,那麼第二點的限制條件就不成立了。況且我想「充實」的對象,除了自己的學識外,還應該包含「身強體健」。我有個朋友在中國科技大學當老師,他固定每星期至少一天與研究生一起打籃球,既然有個熟悉的朋友當球友,雖然只有一位,不過第一點的限制應該也算不成立了。也因此,這個星期四我到了他們學校打了一場籃球。話說回來,四年沒打球,彈性、協調性、準度、速度、體力…,真的是乏善可陳、一無是處。雖然早已知道許久沒打籃球,第二天一定全身肌肉酸痛,不過人過了三十歲以後,如何低價保持身體彈性,那麼就是運動了。目前,統計一下身上酸痛的肌肉:腳掌外側、小腿內側及小腿肚、大腿上側、內側、大腿肚、屁股腰背肩胸前臂上側、內側、上臂,全身大概只有頭比較不痛。充分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感覺實在很爽,我希望下星期能夠趕緊恢復在去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