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據《臨床心理學評論》(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於2010年公佈的統計報告顯示﹐從1938年至2007年﹐罹患抑鬱症、妄想症和精神病的美國大學生人數增加了。進行這項分析的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指出﹐美國文化越來越看重物質和身份地位﹐強調享樂主義幸福感﹐減少了對集體和生命意義的關注﹐這也許就是大學生心理疾病發病率上升的原因。
自1995年以來﹐萊福博士和她的威斯康辛研究團隊一直在對大約7000名個體進行研究﹐調查那些影響中老年人健康和幸福的因素﹐這項名為MIDUS的研究由美國國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贊助。這個團隊最近發佈了對一組參與調查人士的研究結果:通過生物學檢測﹐他們發現自我實現的幸福感可以減輕與疾病有關的風險因素﹐例如較低的受教育程度。
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主任大衛•班納特(David Bennett)和他的同事向人們證明了自我實現幸福感有助預防阿爾茨海默氏症。他們發表在《普通精神病學文獻》(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的分析報告顯示﹐在七年的時間內﹐那些生存目的感較弱的研究物件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是生存目的感較強的研究物件的兩倍。這項研究涉及950名個體﹐研究開始時﹐他們的平均年齡約為80歲。
有證據表明﹐自我實現幸福感很強的人們處理情感信息的方式與自我實現幸福感較弱的人不同。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綜合神經科學及神經動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卡瑞亞姆•凡•瑞卡姆(Cariem van Reekum)稱﹐腦成像研究顯示﹐與自我實現幸福感較弱的人相比﹐自我實現幸福感很強的人往往更多地使用前額葉皮質。前額葉皮質對包括目標設定、語言和記憶在內的高階思維非常重要。
這兩種類型的幸福感並不一定是水火不容﹐而是會有重疊。力爭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或把工作幹好肯定會帶來幸福感。但是﹐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心理學、精神病學及教育學教授理查•萊恩(Richard Ryan)稱﹐以追求外在回報(如金錢和地位)為主要目的的人常常不那麼幸福。
萊恩博士和他一位同事去年發表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們只是迫於壓力而去從事一些可能增強自我實現幸福感的活動﹐例如幫助他人﹐那麼這似乎不會帶來心理上的好處。他說﹐如果某人對自己說:“從長期來看這件事將給我帶來一些回報”﹐那麼最終結果可能會令其失望。
心理學家稱﹐努力使自己感到幸福這本身並沒有錯。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退休教授愛德•迭安納(Ed Diener)稱﹐幸福的人往往更討人喜歡並且精力充沛﹐這可能促使他們從事有意義的活動。而對一些長期以來總是生氣或抑鬱的人來說﹐設定目標將說明他們變得更幸福。迭安納教授目前在民意調查公司蓋洛普(Gallup, Inc.)擔任有關幸福和正面心理學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