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1,54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真3D身材!不再只是大頭貼!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來藏的邏輯盲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尋求六根、六塵與九識 在佛學與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8.11.07 天氣:
心情:
勝義根
問:何謂勝義根?勝義根是神經系統?是腦部嗎?
答:一、勝義根又稱正根,有下列二義:
(一)小乘有部將眼、耳、鼻、舌、身五根分為扶塵根與勝義根
扶塵根即指眼球、耳穴、鼻柱等可見份,勝義根則以扶塵根為所依
處,以地、水、火、四大種所造之淨色為體,具有發識、取境之作
用。故知扶塵根乃勝義根之所依處,具有扶持助成之功能,如上記
所說之眼球等,皆為四大和合所成之肉團,其體粗顯,本身無感覺
認識作用。
勝義根則以扶塵根為所依處,取外界之境,而於內界發起識,其體清淨微妙,非肉眼所能見,乃四大種所造極微之集合,係五根所據以產生感覺、認識作用之實體,相當於現代所稱之五官之神經。
(二)唯識十大論師中之護法論師根據唯識大乘之教義,主張扶塵根為根之依處,勝義根為四大種所造之現行清淨色,此一說法與小乘有部大致相同,惟護法菩薩並如小乘所認為:根之極微乃具有實體之心外色法。
二、人體的神經系統
依據楊冠政教授所著生物課本指出: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一)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之神經系統所組成。
腦:蒐集和處理感覺信息,發生反應,儲存記憶,產生思想和情緒。
脊髓:傳送信息至大腦,或傳送大腦發出的信息,控制反射活動。
(二)周圍神經系統:負責在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份間的信息傳導,通常包含運動系統和感覺系統。
運動系統的神經元:輸出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控制肌肉與腺體的活動。
感覺系統的神經元:從感覺器官輸入信息至中樞神經系統。
運動系統由二種不同之神經系統構成,即體神經系統和自律神經系統。
體神經系統:控制骨骼肌肉的隨意運動。
自律神經系統:藉影響器官、腺體和平滑肌產生不隨意反應。此系統包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此二種神經同時分布在同一器官,大多具有相互拮抗之作用。
人體神經系統的名稱、來源及功能表
名稱 感覺纖維來源 運動纖維的分佈
1.嗅神經 鼻(嗅覺) -
2.視神經 眼(視覺) -
3.動眼神經 - 使眼球轉動及瞳孔
收縮的肌肉
4.滑車神經 - 使眼球轉動的肌肉
5.三叉神經 顏面皮膚和齒 某些咀嚼肌
6.外旋神經 - 使眼球轉動的肌肉
7.顏面神經 舌前部的味蕾(味覺) 面部肌肉、唾腺
8.聽神經 耳(聽覺、平衡覺) -
9.舌咽神經 舌後部的味蕾(味覺)
咽的內襯(咽部感覺) 唾腺
吞嚥有關的肌肉
10.迷走神經 肺、胃、大動脈、喉等內臟 至心、胃、小腸、喉及食道的副交感神經
11.副神經 - 肩部肌肉
12.舌下神經 舌肌(舌肌的感覺) 舌肌
三、人腦的構造與功能
依據楊冠政教授所著生物課本指出:人腦位於脊髓之上方,可分
大腦、小腦、間腦和腦幹等部份。此外,脊髓中央的小管延伸至腦
部,膨大而成為腦室。人腦共有四個腦室,其內充滿腦脊髓液,且
各腦室互相連通。
(一)大腦是中樞神經的整合中心
大腦位於腦部最上端,且是最膨大的部份,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整合中心。大腦可分成左右兩半球,其表皮為灰質,也就是大腦皮層;其內為白質。大腦皮層依解剖學之區分,每個腦半球可分四葉:即頂葉、額葉、枕葉和顳葉,各葉均具有不同之功能。
頂葉:係主要感覺區,接受來自身體各部份,如眼、手、臉和口的感覺刺激,包括觸覺、溫覺、痛覺等。而感覺聯合區能將感覺作適當的辨別與鑑識。
額葉:係主要運動區,其運動皮層能發出神經衝動,管制人體各部份骨骼肌肉的運動。其鄰近的運動聯合區,管制有關運動的各器官,例如:說話、涉及顎、唇、舌以及喉部肌肉的聯合運動。此外,在聯合區涉及高級智能,其與推理、思考、計劃等高級智能產生關係。
枕葉:係主要視覺區,接受來自眼部的光線刺激,此刺激代表何種意義,要依靠視覺區來區別。
顳葉:係聽覺和嗅覺區,其能依據傳入的音波和氣味化學分子所產生的神經衝動,而產生聽覺和嗅覺。同時藉聽覺聯合區能將外來刺激辨識其意義,是琴聲或是鳥聲。
(二)間腦是由視丘和下視丘所組成
視丘:是傳遞感覺的接力站,凡是來自脊髓或視丘下部的神經纖維,均在此與大腦感覺區的神經纖維相接。
下視丘:含有調節體溫及管制食慾、口渴、血壓和睡眠等的中樞;亦含有神經分泌細胞,能分泌激素控制腦垂腺的功能。
(三)腦幹傳導資訊和控制自律活動
腦幹:是由中腦、橋腦和延腦組成。所有來自全身各處輸向大腦的訊息及高級腦中心區所發出之運動指令均經過腦幹。
延腦:與脊椎相連,為自律神經的反射中樞,多種內臟的活動受其控制,如呼吸、心跳、吞嚥和消化等。
(四)小腦協調運動和平衡
小腦:位於腦幹的背部及大腦之下端,亦可分成左右小腦半球,具有協調身體各部骨骼肌的活動功能。
人腦的構造與功能表
構造名稱 主要功能
大腦皮層 運動皮層和感覺皮層負責訊息處理
頂葉 主要感覺區 感覺聯合區
額葉 主要運動區 運動聯合區
枕葉 主要感覺區 視覺聯合區
顳葉 聽覺和嗅覺區 聽覺聯合區
間腦
視丘 傳遞感覺的接力站,連接大腦感覺區的神經纖維
下視丘 調節體溫及管制食慾、口渴、血壓和睡眠的中樞,以及製造激素
腦幹 傳遞訊息和控制自律活動
中腦 傳導訊息的蒐集及整合,並送往大腦和間腦
橋腦 維持體內的恆定性,並負責脊髓與大腦間
訊息傳遞
延腦 自律神經反射中樞
小腦 個體運動及平衡的協調
腦邊緣系統 學習、記憶和情緒中心,控制行為綜合區
網狀體 控制清醒和睡眠
四、綜上可知:
(一)所謂勝義根,宜指神經系統,特別指有扶塵根之眼、耳、鼻、舌、身五根之神經系統;勝義根以扶塵根為所依處,為四大種所造之現行清淨色,且有發識、取境之作用。
(二) 腦部由大腦、小腦、間腦及腦幹等四部份組成,
大腦由皮層之灰質及其內之白質所成,每個腦半球分為四葉;間腦是由視丘和下視丘組成;腦幹是傳導訊息和控制自律活動;小腦是協調運動與平衡,已略為說明如上述,請詳見「人腦的構造及功能表」,得知腦部是中樞神經的整合中心,負責訊息處理,是感覺、運動、視覺、聽覺聯合區等種種功能。
可見腦部與前述之神經系統有別 ,作用不同,則二者非ㄧ;但二者和合運作,協調ㄧ 致,周遍其身,相輔相成,不離本體,則是非異。
(三)以上各節係眾生生命現象之解說,仍虛妄不實、
空、無自在,學人自不必執取,不必辯諍,畢竟還不是第一義之人我空慧及法我空慧,宜觀一切法如幻、空、無自在,繼續增長戒定慧,修證三乘菩提分法,早入菩薩道種智,證無上法忍,乃至得圓滿諸波羅蜜為是。
尋求六根、六塵與九識 在佛學與科學哲學上的共同定義
(陳家成 林杜娟 明星牙醫診所)
(1)「意根」的定義 依據佛學大辭典,「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 色法,意根為心法。」且認為小乘佛法以「前 念之意識為意根」,而大乘佛法以「第七末那 識為意根」。6 如果這樣定義「意根」,則「 意根」與「意識」之間就無法清楚的界定,而 且將來想討論認知模式時,會有進一步的困難 發生。因此,以「意識」來定義「意根」有實 際上的問題存在。當年釋迦牟尼如來對人道講 經說法時是以肉身的立場,也就是以「人本」 的立場來解說,如此人道的眾生才能親身體會 及了解。
與「意根」相對應的是「法塵」,而「法 塵」無所不包,遍含「色」、「心」二法。因 此「意根」也必須是能滿足可以覺知所有「色 」、「心」二法的解剖構造才行。從哲學的角 度來看,「色法」是相對的客觀,而「心法」則 是相對的主觀。例如外在的世界在大部份人眼 中看來是相似的,但對一件事情的感受卻是人人不同。所謂「相對的客觀」其實指的是存在 有「可以察覺」的事物以供察覺的狀況;而「 相對的主觀」指的卻是隨個人不同所「創造」的 狀況或事物。因此「意根」有二種全然不同的 功用:「覺察」與「創造」,如此才能滿足「 法塵」全部的範圍。「覺察」也就是「受」, 而「創造」也就是「生」。因此「意根」足以 「受」法塵,也足以「生」法塵。雖然其他五根 也能創造五塵,但「創造」絕非其他五根主要 的功能。例如人會有「幻視」、「幻聽」、「 幻觸」等等,但在一般「正常狀況」之下,我 們並不會將這些「創造」當成是其他五根的常 態功能。但「意根」的「創造」(幻想)卻是其 主要功用之一,且與「意根」的「納受」功能 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幻想」或「胡 思亂想」是「意根」的常態功能,也是一切創 造的起源。 根據先前的討論,「意根」不但能覺察經 過其餘五根處理過的五塵訊息,並能賦予這些 訊息名稱及意義;另一方面「意根」也必須能 自創一群有結構及順序的信息,做為自身的產 物,並由自身來察覺及處理這些訊息,且對這 些訊息命名及賦予其意義。此外,「意根」也 能駕馭及整合其餘五根以協調動作。「意根」 的作用是如此的複雜,因此要給予一個明確的 解剖構造是有些困難的。 我們可以從考慮大腦的功能出發,看看「 意根」究竟是什麼。大腦的功能極其複雜,如 果將這些功能逐項排列,可以發現其中有「十 二因緣」的縮影存在。例如大腦具有覺知時間 的能力,此等功能與我們的本來面目可以覺知 「行」的能力相當;又例如大腦可以儲存「記憶 」,此等功能則與「藏識」類同;另外大腦也 可以從事抽象(相當於「名」)及具相(相當於 「色」)的思考;大腦可以覺知外來或內生的物 件(相當於「觸」);大腦可以產生情緒(相當 於「受」、「愛」);大腦可以決策產生結論( 相當於「取」、「有」);大腦本身是物質,因 此自然有「生」和「老死」;另外大腦自身有 功能上的限制(等同「無明」)。但光是大腦所 具有的意識功能,還不足以滿足一切法塵的性 質,似乎還應該加上「無意識」、「反射」及 「下意識」的功能才能滿足法塵的「無知」部份。因此應把大腦之外的其他中樞神經系統加入 ,才能維持其完備性。但是如果單純從產生「 第六意識」功能的部份來看,則大腦皮層( cerebral cortex)及保持意識清醒(arousal)作 用的網狀構造(reticular formation)的部份則 是產生「意識」的兩個最基本的必備解剖構造。 所以「意根」的定義如採用最狹義的,只 產生「第六意識」的部份而言,可以如下定義 「意根」:「意根」的解剖構造指的是中樞神經 系統能產生「清醒的意識運作」所必須的部份 ,亦即是大腦半球與網狀構造。
(2)「意識」的定義 生理學上對於「意識狀態」(conscious state)可從許多方面來看。這些包括清醒( awareness)、數字運算、語言、作計畫及從觀 察周遭汲取新經驗等部份 7 。基本上,這些項 目已經十分完善了。我們從中可以找到與「十 二因緣」各支相對應的功能,這些相對應的功 能已在上一小段中論及,因此可以為意識下定 義: 「意識」的定義是:「意根」生理上的功能 ,可以進一步依其與「十二因緣」相對應的功 能細分為四部分: 1.「意根」能產生並覺察具象物件(相對於 「色」)及抽象物件(相對於「名」)的功 能。此一功能與五蘊中的「想蘊」相對。 2.「意根」能產生並覺察事務在時間上的 先後次序概念(相對於「行」)的功能。 此一功能與五蘊中的「行蘊」相對。 3.「意根」能產生並覺察「記憶」(相對於 「藏識」)現象的功能。 4.解除「意根」所有的作用後所突現出的 心靈狀態。(與本來面目相對) 至於前所述及的所有生理學上的功能,則 均可以由上述意識的四部份所組合而成。例如 語言的能力必須涉及聲音(色)、意義(名)、 音節的先後次序(行)、記憶(藏識)及清醒 狀態(自性)的綜合運作才能完成。可見將「 意識」依「十二因緣」的條目加以分類,是一 種更為基本的分類方式。
(3)「法塵」的定義
經由以上對於「意根」及「意識」的討論 ,我們可以得知「法塵」是內心的產物,絕非 由外而來,也就是在「認知」過程中是由「意 根」所生。「法塵」不但由「意根」所生,亦 由「意根」所覺知。 因此「法塵」的定義是:「意根」所產生 的資訊,能為自身的「意識」所覺察者。 至於我們的身體中許多的運作其實是不需 意識的作用也能完成的,這些作用都很重要, 用以維持生理機能的必須運作。例如控制血壓 、心跳、呼吸等的運作。這些與意識無關的運 作是不能被「意識」所覺察的,只有在科學的 儀器下才能顯出它們的存在。透過科學儀器, 人可以反饋而訓練自己進一步控制這些原本意 識心無法控制的項目。這些科學儀器其實就充 當了一種「意根」的衍生產物;也就是人發明 了這些儀器,擴充了自身「意根」的範圍及能 力,正如發明顯微鏡與望遠鏡可以擴充「眼根 」的能力一樣。但有禪定能力的人則因脫開「 意識」的障礙,可以不需儀器就控制這些項目 ,例如可以控制自主神經的活性等。正如脫開 「眼根」及「眼識」限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看 ,就不需要其他科學儀器的輔助了。因此「法 塵」也因科學儀器的發明而延伸其範圍。
#討論:
在定義以上這些名詞時,為了方便及嚴密 性,均以「人」的感官為討論的對象,並儘量 做最狹義的定義。當然這些定義均有延伸及進 一步討論的空間。例如對於天人而言,有所謂 的「五神通」。謂之「神通」,當然是相對於 人而言。因為天人沒有肉身,因此以上的定義 自然無法適用於「天人」的情況。又例如「六 根互用」,依《楞嚴經》卷四中所述聲聞之六 根互用:「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 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 ,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 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而聞香;驕梵缽提異舌 知味;順若多神無身覺觸……摩訶迦葉久滅意 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本文的定義自 然也不適用於上述情況。 至於像「欲界六識皆有,而色界初禪天無鼻、舌二識,二禪以上至有頂唯有意識而無眼 、耳、鼻、舌、身識」的問題8 ,雖然也不能 適用,但卻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想法:即「香 塵」與「味塵」二者是化學分子,屬物質,是 一類;而色界初禪天無「鼻識」與「舌識」, 但有「眼識」、「耳識」和「身識」。「色塵 」、「聲塵」、「觸塵」(痛覺除外)均是波動 ,則是另一類,而二禪天以上到有頂的天人除 了缺「鼻識」、「舌識」之外,尚缺「眼識」、 「耳識」和「身識」等三識,只餘「意識」,這 樣的結構與本文探討有相符之處。 因此本文適用的範圍局限於以「人的經驗 」及「人的世界」為根本的範圍內,也就是以 物質世界中的感官經驗為主。
※結論:
佛法的認知體系是可以科學化的,而且可 以精確的給出定義。藉由探討「根」、「塵」、 「識」及「五蘊」的精確定義,我們可以發現佛 學與科學互有所長;而且在基礎體系的建構上 雖有極大的不同,但卻互不矛盾;甚至在某些 事物的看法上,更是幾乎相同。由本文的討論 可以發現:「根」指的是可以精確定義的解剖 構造;「塵」指的是「根」所要探測或納受的 對象;「識」則是「根」的生理上的作用。 「六根」之中的「意根」,其地位特殊。在 定義諸根的過程中,我們也發展出「六根」的 架構,其中「意根」具有整合「六根」的功能 ,因此「六根」之首實為「意根」。「意根」健 在時六根才能運作良好,一旦「意根」因故受 損(例如腦血管出血等),則六根之作用就受 到傷害。 人腦的作用其實具足「「十二因緣」」中每 支因緣的作用。只是受到腦本身的限制(六入本身的限制),正常狀況下人腦能運作的「十 二因緣」只能局限於這次受生所得的個體經驗 上。例如人腦無法記起前世,不能感受他人的 感受,無法建立其他世界的感官經驗等等。但 由這些生生世世的片斷,在輪迴中累積,組合 成六入以上的各支因緣的全貌。因此「名色」 、「識」、「行」、「無明」等,實際上是資 料庫,而「六入」以下(含「六入」)則為片斷 的資料。隨著每次的輪迴,「心」攝取經驗, 擴大豐富資料庫,使生命日漸美滿,因此輪迴 是修行必要的形式。如想修行,則捨輪迴不成 。若生生世世努力精進,則終有成功之日。
標籤:
瀏覽次數:
300
人氣指數:
300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來藏的邏輯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