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唱歌好處多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各國學雜費比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無慾無求的生活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8.06.01  天氣:  心情:
無慾無求 活得有何意義呢
減少慾望 可以免除許多無謂的煩惱 但是偶然滿足一下小慾望
可以增加生活樂趣

他們發現無慾無求的生活,帶給自我更大的快樂
少一點會更好!日本極簡主義者體悟人生哲學
文 / 魯皓平 2018-05-21

你有想過自己需要什麼嗎?生活在現代,我們的日常生活面臨著許許多多五花八門的誘惑,各種不同的商品、琳瑯滿目的視覺饗宴,侵略的消費型廣告充斥你我觸目所及的豐富,也許你未必需要、也可能根本一點用處也沒有,但無形之間的逐漸累積,成了家中愈來愈沒有空間的壓迫。
曾幾何時,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檢視過自家的物品,究竟什麼是應該保留的、有什麼又是一時興起買回不該需要的?這對這一群日本(Japan)正崇尚「極簡主義」(minimalists)信仰的人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陋習,而事實上,「少就是好」成了他們生活最純粹的歸依。

在日本,Fumio Sasaki有一間朋友比喻為「偵訊室」的房子──他只簡單擁有三件襯衫、四件褲子、四雙襪子和幾個簡單的生活清潔用品。
當然,他並不是窮,今年36歲的他已經在公司擁有不錯的職等,不過,他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而日本近年來正強烈吹起這股「減法的人生」。
受到了日本禪宗的信念和新美學主義的訴求,許多人家中已經不復見雜亂無章的擁擠,就像是自己家中儼然一間新型態的「無印良品」空間,在狂熱的消費主義下逆勢崛起──他們只買需要的、認真思考真正要帶回家的,結果發現無慾無求的生活,帶給自我更大的快樂。
Fumio Sasaki曾經也是一位熱愛閱讀、音樂和電影的知性男子,他也有強烈的收藏慾望,一整個房間都是它滿滿自各國帶回來的經典,然而他分享,「我會一直想我缺了什麼、還有什麼沒買到,偏執的情緒成了影響心情的盲目。」
「你可能擁有比一般人多了很多的東西,但這不意味著你重視或喜歡你擁有的所有物品。」他分享,「我成了極簡主義者,所以我讓我真正喜歡的東西出現在面前,畢竟過多的物慾成了影響心情的極大因素。」
後來,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把所有的蒐藏變賣或贈予好友,「在保養蒐藏品和購物上花了時間更少了,也意味著我有更多時間和朋友、家人度過,我也安排了更多旅行,覺得人生更快樂自在。」
在極簡主義者的家中,他們只保留真正需要的物品,有時候甚至連床鋪都沒有,只是簡單地打個地舖;這些人鍋碗瓢盆不多,浴室中清潔保養的東西也有限;冰箱、櫥櫃等收納空間當中,也是可以不要放的東西都不放。
而極簡主義者分享,很神奇的是,當東西愈少、空間愈遼闊,人們的心情也有如海闊天空般自在。

他談到,無論我們是獨居還是與其他人同住,很少有人承認另一個室友的存在──「這個室友被命名為『事物』,佔據的空間通常比人們擁有的空間還大得多。」
「換句話說,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為物品支付房租和貸款。」

但回過頭來,有太多太多東西根本是不需要的,甚至在櫃子塵封許久的角落,有著當初興高采烈買回但早已忘卻的物品──這些也許當初是捨不得丟、有紀念價值、不希望丟的東西,真的有必要留下的重要嗎?

在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著作《少,但是更好》中,曾談到衣服選擇與淘汰的問題。不要問:「我以後還有沒有機會穿這件衣服?」你要問的是更嚴謹、更嚴厲的問題:「我喜歡這件衣服嗎?」、「我穿這件好看嗎?」以及「這件我會常穿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知道它是該淘汰的對象了。
假設你已經把衣服分成了「必須保留」和「可能應該處理掉」這兩堆。可是你真的準備好要把「可能應該處理掉」的那一堆裝進袋子裡送走了嗎?畢竟,我們仍有成本偏誤的感覺。

研究發現,我們在替已經擁有的物品估價時,往往會高估它們的價值,也因此,我們會發現自己更難擺脫它們。如果你還沒走到這一步,不妨問問這個殺手級的問題:「如果我不是已經有了這件衣服,我會花多少錢去買它?」這招通常管用。
此外,有趣的是,許多日本崇尚極簡主義者往往相信擁有較少的物品在當地是非常實用的,特別是一旦當地震發生時,30%至50%傷亡的主因通常是被墜落中的傢俱擊中,「但是在極簡主義者的房間裡面,你根本不需要擁有這樣的擔憂。」
標籤:
瀏覽次數:103    人氣指數:903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唱歌好處多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各國學雜費比較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