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765778
 小馬哥日記分享歡樂與心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紅 塵 五 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老婆情人要會呵護讓她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真心相愛熱戀ㄧ輩子的方法
作者: 小馬哥日記分享歡樂與心情 日期: 2015.11.21  天氣:  心情:
掌握10秘訣 重新喚回熱戀期作者:王梅

大多數夫妻覺得另一半是親人,甚而有些女人戲稱丈夫是「大兒子」,每天管他、唸他、伺候他、想要改變他。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維持婚姻長久。

本文出自《康健》雜誌第147期

據說,美國第30任總統柯立芝有一次和妻子一同參觀某家禽飼養場,場主很驕傲地指著自己飼養的公雞,大聲告訴總統夫婦:「牠一天可以交配數十次。」柯立芝夫人說:「你可不可以把這番話對總統再說一遍?」柯立芝立刻接腔反問:「牠每次交配的對象都是同一隻母雞嗎?」雞場主人尷尬地回答:「喔,當然不是同一隻。」

在結婚的那一刻,幾乎每對「牽手」都憧憬與伴侶白頭偕老。但「現代婚姻的『保固期限』平均大約只有10年,」英國作家帕森斯(Tony Parsons)在暢銷小說《六人行不行(The Family Way)》語出驚人,「但那是指做錯的時候,如果做對了,時間可以維持更久,」他補充說。

帕森斯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依據英國國家統計部公布,失敗的婚姻平均為期11.3年。很多婚姻都「生病」,一些先進國家的離婚率早已飆高,每兩對結婚的夫婦中就有一對離異。

婚姻諮商專家分析,上一代許多貌合神離的夫妻,因為經濟考量、擔心孩子或者畏懼親朋好友的閒言閒語,不得不勉強維持只剩軀殼的婚姻

;如今人們高唱追求個人獨立自主,這些顧慮都變得無所謂,分手的理由可能只是「我不再愛你」,不見得是誰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而是彼此的新鮮感沒了,不想這樣終此一生

婚姻的意義和目的也在改變,使得「操作」的難度愈來愈高。早期的農業社會,結婚是為了傳宗接代與增加家庭勞動力;時到今日,男女是因為互相看對眼,產生愛情才結婚;「大家對婚姻品質的要求上升,但相愛的能力與技巧卻未提高,」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專家黃維仁道出癥結。

相互陪伴卻不再熱情

愛情無法持久,婚姻逐漸露出疲態,的確是大多數婚姻的寫照。《幸福關係的七段旅程》作者、英國婚姻諮商專家馬修(Andrew G. Marshall)診斷過無數「生病」的婚姻,發現很多夫妻的關係最後只是變成「陪伴」,而不是「愛情」,但陪伴並不足以支持婚姻持久。

在一個眾多夫妻檔聚會的場合,有人丟出這個問題:「結婚20年,伴侶究竟是你的親人,還是愛人?」現場陷入一片短暫的靜默與沈思。

低聲交頭接耳之後,終於有一名男士答腔:「親人的成分多於愛人。」

另一名男士接口說:「大概一半一半吧!」

只有一對夫妻檔勇敢大聲回道:「當然是愛人!」

許多人用質疑的眼光回頭看這對中年夫婦,他們舉止自然、甜蜜恩愛的模樣,似乎並不像在說謊,

他們互以「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稱讚對方,並自認是最棒的組合。如果換成一般的夫妻,最常聽到的反應:

「都老夫老妻了,幹嘛還把愛來愛去掛在嘴邊,沒事搞浪漫,很肉麻!」


假設你喜歡吃某種食物或者熱中從事某種嗜好,你可能一輩子樂此不疲。你愛上一個人,並決定和對方終身廝守,但朝夕相處之後,

彼此的習性都摸熟了,結果就像是與父母、子女、手足之間的情感,互相關心卻喪失了吸引力。

你漸漸發現,熱戀期的耳鬢廝磨早已不再,並且把對方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


當初互相吸引的愛情為什麼會變調?馬修根據臨床治療經驗,歸納出兩個最主要原因:

1.伴侶忽略身體的接觸,愛情就會死亡,尤其是性愛。

2.婚姻生活過久了,夫妻不再是兩個單獨的個體,而是變成面貌模糊的一對,其中一方或雙方抱怨「失去了自我」,

甚至想拋棄一切去找回「從前的自己」。


外遇、出軌、劈腿事件層出不窮,很多是出於想再找一個「愛人」重溫激情。

根據暢銷同名小說改拍的電影《她的私密日記(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

女主角琵琶嫁給大他30歲的丈夫,全心做個稱職的賢妻良母,婚姻生活平穩,結果琵琶的丈夫卻在80歲時與年僅30歲的有夫之婦搞婚外情。

琵琶發現後十分震驚,老公卻振振有詞:「我不想被人當作快死的老頭照顧,只有『戀愛』才讓我有活著的感覺。」

鍛鍊大腦,不讓婚姻「生病」

「性」趣的確會因為新鮮感而提升,就動物本能而言,不斷地更換交配對象,一點都不稀奇,但婚姻關係重視承諾與忠誠。

事實上,聖地牙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專家布朗(Stuart Brown)確切表示,

人類並不需要一直更換伴侶來維持「性」致,或者保持新鮮感,「夫妻共同從事新奇的活動,能得到較高的滿足,照樣可以為浪漫加分,」

他觀察能夠經常一起從事活動的伴侶,彼此的關係較容易維持在「火熱狀態」。


因為,經常玩樂可以刺激大腦,而影響婚姻關係是否美滿、真正的「祕密基地」,答案就在大腦。臨床證實,

人類的腦部經過「訓練」,可以保護伴侶關係以及增強信守承諾的意願。

羅格斯大學應用科學部門的研究員費雪(Helen Fisher)與工作夥伴,曾經利用核磁共振掃瞄沈醉於愛河情侶的大腦,

從影像中發現他們腦部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正是負責表達歡樂愉悅最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更是促成伴侶間互相吸引的主要關鍵。


另一項類似的研究也指出,婚姻幸福的夫妻檔大腦中的「催產素」(oxytocin)含量較高,

這是一種保護性的荷爾蒙,一般又稱「抱抱荷爾蒙」,可抑制腦部「防衛牆」杏仁核的機制,緩解緊張情緒,降低防衛心態與恐懼,促進社交關係。

專家建議,夫妻間如果經常擁抱、牽手、親吻,多增加表達關愛的互動,體內的催產素濃度便會增高,可以維持親密感;

反之,相敬如「冰」或者言辭間經常針鋒相對,對健康造成傷害。


費雪和她的團隊從腦部掃瞄得知,愛情的型態大致區分為「性慾之愛」、「浪漫之愛」以及「眷戀之愛」,

腦部負責掌管這3種愛情的區域是不同的系統,這3種愛情甚至可以各自獨立。


性慾之愛最迫切強烈,是人性本能,但非常不具有專一性,而且來得急,去得快。


浪漫之愛的專一性較高,會受到某人強烈吸引,墜入愛河,產生迷戀,猶如服用安非他命,讓人朝思暮想,並開始願意做出長期承諾。

諮商專家馬修觀察,一般浪漫之愛的平均週期為18~36個月。


眷戀之愛(也有心理學家稱為「依附之愛」)最為穩定,到了這個階段的愛情,絕大多數願意與同一個伴侶長期共處,

一起孕育子女,雙方保持一種安逸舒適的關係,「眷戀之愛雖不像浪漫之愛令人目眩神迷,但同樣美妙,」馬修形容。



譬如,某個星期天早上,你的伴侶剛淋浴出來,突然間,你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不同的他,讓你想起曾與他一起做過一些美好的事;

你們並肩坐在學校裡觀看孩子的才藝表演,共同分享為人父母的驕傲;

你本來只是想出門買一份報紙,卻臨時起意,為另一半添購了一件他喜歡的東西……。這種眷戀之愛,正是維繫伴侶長期親密的最大動力來源。



但眷戀之愛也隱藏了陷阱,因為它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

但其實,伴侶需要共同面臨生活的複雜性與解決實際需求,眷戀之愛必須得到回饋,否則就會枯萎而死。

很多愛侶認為,一旦結合之後,感情就像當初互相迷戀的高峰期,可以度過任何難關,尤其當一方過度投入工作或忙於照顧小孩,

以至於忽略了其他事物,卻一廂情願認為「伴侶自然會懂得我、諒解我」。結果卻是,另一方覺得被孤立、不被了解、被排拒在外。

與伴侶重新談戀愛

想要讓婚姻常保新鮮,永遠要把另一半當成愛人,而不是親人。

馬修將大多數愛侶的關係發展分為6個階段:合而為一、築巢期、自我肯定期、合作期、適應期與重燃愛戀期。

其中,最容易「生病」的階段,就是從第5~25年的合作期與適應期,

夫妻忙著養育子女、應付各式各樣接踵而來的外在變化,反而很少處理兩人的關係,愈來愈少表達情感,導致漸行漸遠。


一旦順利度過這兩個關口,進入第25~50年重燃愛戀期,往往最浪漫而且最親密,因為已經歷完整的循環,

彼此依戀的程度甚至遠超過前面所有階段。

健康的身體要靠規律的作息與鍛鍊;伴侶間要永保愛人般的濃情蜜意,也必須細心呵護,平日保養得法,才能歷久不衰。

你是不是經常忽略一些充滿愛意的舉動,你想和伴侶重溫「戀愛」的感覺嗎?這裡有10個祕訣:

1.傾聽

你平常花多久時間專心聽伴侶說話?有一個統計指出,戀愛中的情侶交談時,平均花75%的時間注視彼此,而一般的伴侶目光接觸只有30~60%。

心理學家魯賓指出,直視對方眼睛可以誘使大腦釋放苯乙胺醇,這是一種天然的腦啡,也是陷入戀愛的化學物質之一。當你全神貫注地盯著伴侶,讓他知道他的話被聽見了,而且你對他的話題感到興趣,一旦真正「聽」到彼此,自我意識感就會消失,彼此敞開心房,維持情感的親密性。

2.分享

伴侶要保持對話,而不是退回各自的角落。彼此分享感受、生活或家事片段,並融入在對方的情境裡,才能感同身受。

3.慷慨

為你的伴侶做一件他(她)不喜歡的工作,譬如拖地、打掃、洗車,或出其不意送一份小禮物、替他榨杯果汁、幫她放洗澡水,保證令他(她)感動萬分,立刻為愛情加分。

4.身體接觸

不一定是全心專注投入的性愛,譬如看電視時一起擠在沙發上,擁抱,親吻,坐車時摩擦輕撫伴侶的手背,或者替他按摩肩頸,都能增加親密感。

5.分享幽默感

彼此私密的玩笑、打鬧或小小的裝瘋賣傻,都是增進感情的好方法。很多男人抱怨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後只顧專心做媽媽,忘了做女人的角色,「整天只會對著全家大小發號施令,以前那個愛撒嬌、愛作夢的女孩不見了,」帕森斯的《六人行不行》,就深刻描述在婚姻中失望與失落的男女。

6.支持

祝福或參與伴侶從事的嗜好活動,並給予讚美支持;若遇到對方進修、開會、出差,主動幫忙帶孩子,以及協助對方實現夢想。

7.一起玩樂

「玩樂的作用猶如潤滑劑,」布朗博士比喻,能夠一起玩樂的伴侶,可以增進彼此的適應性,關係才能長長久久;

否則,不是勞燕分飛,就是變成「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雙方像在生存耐力比賽,在不快樂的關係中度日,」

布朗建議,與其坐在那裡互相指責、數落對方,不如起身去發掘真正的歡樂。


8.額外的付出

伴侶間最感激對方的,往往就是對方最不容易做到的事,譬如以愉悅的態度面對難相處的岳母(婆婆)等。

9.嘗試新鮮事物

並不需要像「柯立芝效應」笑話的那隻公雞,更不需要更換伴侶,生活照樣可以找到樂趣,讓人興致勃勃。

譬如一起煮三餐、到從未去過的地方旅遊、動手改造家中裝潢擺設等。


10.共同成長

不要把雙方的關係困在一層不變的模式,而是不斷探索彼此的新領域,一方面加入他的陣營,但也給對方空間「做自己」。

譬如另一半喜歡閱讀,要容許他擁有專屬安靜的角落;另一半喜歡打球,你設法成為他的球友,或者至少可以在場邊當一名啦啦隊。

伴侶如何有品質的吵架?

「當兩人終於鍛鍊出,再大的爭吵,也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和好的功力,我們不想在每次約會結束時依依不捨,所以決定結婚了!」

這是牙醫師陳志民與夫婿郭鑑德印在結婚喜帖上的一段文字


許多伴侶以「個性不合」拆夥,其實所有的關係都必須經過磨合,夫妻不可能個性完全相同,彼此要有足夠的差異性,

才能防止關係停滯僵化,「摩擦力往往能製造出熱情的火花,」婚姻諮商專家馬修指出。


有些夫妻認為,對問題故意視而不見就可避免爭執。

但馬修指出,很少吵架就和經常吵架一樣具有殺傷力,即使只是雞毛蒜皮的事,如果無法真正表達感受,關係就會冷卻。

有效地處理差異與衝突,比起避開不談將問題擺爛、擺臭,更具有建設性。


1.接受對方的缺點。譬如睡覺打呼、亂丟襪子、吃東西會發出聲響等,雙方在迷戀期間,你會把這些缺點當成特點;

一旦成為一起生活的伴侶,卻往往把注意力過份關注在這些缺點。


婚姻專家觀察,快樂婚姻通常是因為可以忽略伴侶的不良習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學習與之共處。

有些夫妻的做法是,誰在乎那些事,誰就去想解決辦法改善;誰受不了髒亂,誰就去打掃;而不只是整天在旁邊碎碎念。

另外,不斷地提醒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愛上這個人,而不是責罵怪罪,「我當初真是看走了眼!」


2.有品質的爭吵。會吵架的夫妻才是健康的,因為爭吵是一種溝通,但要吵得有品質,並且避免使用一些攻擊或批評字眼。

譬如,與其抱怨「家裡弄得這麼亂,你從來不幫我打掃」等,不如改口「我希望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保持乾淨」;

伴侶在廚房裡忙得滿頭大汗,你走進去只注意到廚房弄得像颱風過境,卻忽略他做好的菜餚,會令他非常洩氣,不如改口

「嗯,聞起來好香,我真等不及想吃,不過,哇,這裡好亂。」


3.不回應對方的咆哮。堅持立場,但不必大聲咆哮,如果你的伴侶習慣用叫囂表達情緒,你可以用平靜的態度回應,

「我沒有辦法接受你現在的態度,如果你不停止,我會馬上離開。」


有些夫妻約法三章,當一方發現自己快失控的時候,自動離開現場,等情緒冷靜之後再回來好好談。

4.不尋求無意義的「幫腔」。許多女性一旦和老公吵架,最常做的事就是找好朋友訴苦。

妳的朋友當然都會站在妳這邊,幫著妳一起大罵「這個不知好歹的傢伙」、「這個爛人」等,但這些說詞等於火上加油,反而把事情愈搞愈糟。

言詞麻辣的兩性作家許常德批評這些愛亂幫腔的親朋好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表面上是助人,其實根本是在害人。

舉例來說,曾經發生演藝人員或公眾人物爆發婚外情,周遭的親友把出軌的一方罵得體無完膚,但當事人最後決定回頭,

家人與孩子將如何面對,並且繼續一起生活,這等於是變相的二度傷害。

5.回憶一起共度的快樂時光。熟悉感可能造成厭煩,但即使是處在壓力之下的婚姻,也還是有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

「不光是性,懂得跟某個人分享同一張床,共度夜晚的生理活動,需要時間,」

帕森斯深刻地描述,「包括蓋同一條被子,能和你四肢交纏又不會戳傷你的肋骨,這往往得花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

才能調和得剛剛好,一旦你弄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會知道『分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因為戀愛的感覺,我們不離婚

民國100年元旦,素人寫實記錄片《離婚,要不要》舉行首映會。導演林靜一、製片林淵博與二、三十名演員,是一群相交20多年的好友,

包括知名環保醫師作家李偉文在內,所有參與演出的人馬,全都是情義相挺,業餘跨刀。


起源是這群四、五年級生,有感於人生苦短,上半生忙著在職場打拚,進入50歲中場以後,決定成立一個「下半生(夏瓣生)俱樂部」,

並相約一路玩到老。這群人原本想集體創作劇本,合演一齣舞台劇,但左等、右等,始終難產,最後決定拍一部電影,

由非科班出身的導演林靜一與半路出家的製片林淵博組成「騙吃騙喝二人組」,隨身帶著一支設備簡單的陽春攝影機出任務,劇本則由演員臨場創作,即興演出。

林靜一丟出「喬治和瑪莉夫婦的離婚事件」,瑪莉留書離家三個月,喬治尋遍各處找不到人,痛苦地不知該怎麼辦,立刻引發周圍好友各種反應。二人小組一共訪談了15組對象,其中包括12對夫妻,而且都與喬治、瑪莉熟識,竟然沒有任何一對的立場相同,但有一位女士直辣辣地嚴厲警告男主角喬治,「你是豬頭啊,我們這群朋友當中,沒有一對夫婦離婚,你可不要壞了我們的風水!」

林靜一坦言,這部紀錄片裡有每對夫婦故事的縮影,每樁婚姻裡都有需要解決的難題,而面對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東西,包括你的婚姻、最在乎的伴侶,以及擁有的幸福,你決定用什麼態度去守護。「離婚」就像是一面鏡子,看看別人,觀照自己,每對夫妻在探索的過程裡也不斷自我省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而那個老婆出走的男主角「喬治」,其實正是林靜一的寫照,5年前他和老婆大吵一架,離家1個月期間,思考是否要繼續維繫這段婚姻,答案是「Yes」,「我發現自己依舊深愛著她,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他不斷地提醒自己回到初衷,不時重溫昔日與伴侶戀愛的感覺,「我老婆從不對我碎碎念,給我很大的空間和自由,我們並未在婚姻中失去自我,」他一路回想兩人一起生活的各種片段,產生強烈的信念,「我想要繼續和她在一起。」

《離婚,要不要》的結尾雖然沒有交代「喬治與瑪莉到底有沒有復合」,但在高舉「不婚」與「單身」、追求個人自由的時代,還有下半生俱樂部這群人用力歌頌婚姻的價值,拉高婚姻在社會的位階,並且努力實踐,信守婚姻諾言,結論其實已呼之欲出:離婚,還是不要吧!
標籤:
瀏覽次數:315    人氣指數:5955    累積鼓勵:28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紅 塵 五 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老婆情人要會呵護讓她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