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40648
 吾意(一地雞毛是日常)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杰奎琳·杜普蕾-tears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在的生活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她比烟花寂寞-杰奎琳·杜普蕾
作者: 吾意(一地雞毛是日常) 日期: 2016.06.07  天氣:  心情:
 


大提琴,这种极富男人阳刚之气的乐器,一直是男人们的专属,女性大提琴家少之又少,而有个性、有创见的女性大提琴家更是凤毛麟角,

但是杜普蕾却是例外。杜普蕾从十六岁首次在公众面前举办独奏音乐会,到二十八岁风华正茂,却由于患上多发性硬化症,

不得不放弃大提琴,她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不过短短十年,她的大提琴生涯亦在三十岁前就结束了。但她戏剧化的一生,

却比小说《狂恋大提琴》更曲折,比电影《她比烟花更寂寞》更精彩。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生于1945年1月26日,母亲是一位从事教育的钢琴家,

父亲则是一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她有一个姐姐希拉里(Hillary)和一个弟弟皮尔斯(Pierce)。
  跟所有的音乐天才一样,杜普蕾从小就显示出她过人的天资。她在童年时就常常跟姐姐一起登台演出,十岁左右就得以在英国皇家学院的名师门下学习。她十三岁时首次接触了英国作曲家埃尔加(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当时她的老师只是想小试这个学生的水平深浅,谁知第二个礼拜她就当着老师的面一口气背谱拉出了一个半乐章。这部作品后来成为了杜普蕾的代表作。再没有任何人能在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上超过杜普蕾的演绎。
杜普蕾的前半生在鲜花与掌声中渡过。她早早便出了名,年轻,漂亮,赞誉和奖项包围着她,最终与年轻的钢琴家兼指挥家丹尼·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共结连理。巴伦博伊姆也绝不是等闲之辈,他十二岁就在伦敦首次公演,一气呵成连奏八场弹遍贝多芬所有二十四首奏鸣曲,整个伦敦被这个记忆力与表达力惊人的神童所震撼。稍晚他亦展示出他的指挥才华,曾经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驻指挥数年。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这对情侣,一时成为当时音乐界真正的一对金童玉女。杜普蕾更为了要与身为犹太人的巴伦博伊姆结婚,顶着父亲的强力反对,退出了从出生信奉到结婚的天主教,又特地跑到耶路撒冷接受了犹太教的洗礼。随后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夫妻档四处巡演,而他们在音乐风格上的互补,让他们的合作受到了乐界的好评。
  然而杜普蕾的后半生却只有痛苦与煎熬,所有荣誉光环都弃她而去,所剩下的不过是一朵迅速枯萎凋零的鲜花。多发性硬化症直到现在依然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绝症,并且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会逐渐丧失控制能力,从病变到去世,下场十分惨淡。也许杜普蕾的身上很早就出现了多发性硬化症的预兆,只是她不知晓,我们不得而知。但当她在一次公演的时候,发现她自己无法握紧提琴拉弦时,被震惊的不只是她自己。从此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很快就丧失了拉琴的能力,对于她这样一直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的人而言,不能拉琴就代表失去了一切。据她的亲人记载,杜普蕾自从不能拉琴后个性变得十分怪异,常常对身边的人冷嘲热讽,她的丈夫巴伦博伊姆又在不久后前往巴黎工作。事实上杜普蕾早在病发前就已和巴伦博伊姆闹翻,也许公众多半会对患病的杜普蕾抱有同情,事实上则是杜普蕾自己任性地与巴伦博伊姆分居,她自小就养成骄傲跋扈的个性,家人因为她独人的天赋亦很纵容她。直至她患病后,她的这一特性变本加厉,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很深的伤害。巴伦博伊姆虽然后来在巴黎又自组了家庭,但一切始终瞒着杜普蕾进行,他也始终坚持一周一次飞回英国探望她。

    1987年,上帝不忍她在人间继续受苦,将她召回了天国。葬礼那天,喜爱她的人们用鲜花铺满了十几公里的路为她送行。三个月后,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为她举行的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大师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演出无法继续,整个音乐厅沉浸在深深的悲伤气氛中。大师甚至宣布,为纪念杜普蕾,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为什么是这首曲子?为什么是杜普蕾?音乐就是这样,它会锁住你的记忆,哀恸时让你不能自拔……”

杰奎琳·杜普蕾- tears 
標籤:
瀏覽次數:1085    人氣指數:4285    累積鼓勵:1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杰奎琳·杜普蕾-tears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在的生活
 
住戶回應
 
時間:2016-06-10 00:00
他, 69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16-06-10 00:04]:

以前來過我板?

你說的影片 就貼在前一篇日記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