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了台北資訊園區
(三創生活園區隔空交火,上演一場郭董與柯P的大戰,雙方為了俗稱台北秋葉原的BOT案吵翻天。
一個是九○年代前進中國,從無到有創造營收四兆的鴻海王國,被喻最中國成功台商典範的郭董;
一個是急診室醫生半路出家,在台北市席捲八十多萬張選票,當今政壇最高人氣的柯P市長,
兩個人吵翻天的背後,值得回顧與深思的是郭董的舊新聞還有台商的舊觀念。
舊觀念一,找郭董或台商的投資要用求的,中國曾祭出土地免費還加贈高爾夫球場,卻還求不到郭董,
今天願意參與台北資訊園區BOT是回饋台灣,怎麼可以誤會郭董是貪圖租金小便宜的商人。
其實兩岸環境與時空背景大不同,但這些年來,台商卻習以為常,拿中國地方官員招商條件出來比較,
說別人是嫁女兒還送一牛車的嫁妝,因此回台投資,第一個要求土地不要錢,
第二最好比照中國順便送一座高爾夫球場或市區的土地,讓台灣地方官員聽了,有如天方夜譚。
舊觀念二,肯投資就是幫地方政府,給地方創造就業機會與稅收,地方政府別說出土地,最好連基礎設施也要蓋好。
舉郭董最著名的回台投資案,二○○三年,回台北縣土城投資全球研發中心,
要當時台北縣長蘇貞昌三個月內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給郭董一塊已經具備路、水、電、瓦斯、電訊、
光纖、有線電纜管線等基本設施的土地。
接著還拿出中國招商條件對比,中國有三免五減半(前三年免地租,後五年地租減半),
甚至還有五免五減,而且投資過程只要有任何問題,還要當地市長(書記)承諾一切都要解決,
最流行的一句話叫「書記說了就算」。
但柯P觀念是,只要有規劃好、項目好自然有很多人來搶,最好都開國際標,讓更多人來競價投標,
提出最好條件的人才能拿到台北市的投資案,認知差距非常大。
舊觀念三,台商眼中的政府官員不僅行政效率要好,要懂得噓寒問暖,一邊招商一邊統戰,
但柯P自許是酷吏,格格不入的問題就發生了。
舉一個曾被郭董欣賞過的中國官員,前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潘龍清,
提出的招商條件不僅好、環境佳,七通一平、三免五減都是最基本的條件,
最重要的是這個書記態度好、人親切,即便郭董還沒決定去松江區投資,
但潘龍清每兩個星期給郭董打電話噓寒問暖,做到比親人還要親切。
特別是大咖商人,中國官員是不定時的噓寒問暖,沒事也要登三寶殿,
上門問問還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解決的,除了招商還有統戰的目的,
卻養成了一些中國台商的認知與觀念偏差。
舊觀念四,好的官員要二十四小時服務、問題馬上辦,給柯P四十八小時期限已經是很大的空間與彈性了。
再舉一個曾經被郭董讚譽有加的前昆山市委書記季建業,他在昆山主政的時候,二十四小時手機不離身,
任何時候只要台商一通電話來,季建業是7-11式服務,接到電話馬上辦,絕不拖到第二天,書記變身為台商保姆。
四十八小時跟季建業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時間與效率太差了,最重要還有態度問題,
後來季建業高升到南京市當市長,不用郭董去拜訪他,季建業馬上率團到台灣來拜會,其中一個對象就是郭董。
季建業一來也不是哈拉二句就走,準備詳細資料介紹南京市,
讓郭董對外稱讚「季建業是相當務實而且是會做事的市長,才到南京市兩個多月,
對南京市的了解彷彿已經上任二十多年。」
其實,這些都是秋葉原BOT背後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這些年來台商回台灣投資最常出現的問題,
有一些台商拿中國招商條件跟台灣地方政府比較,卻始終找不到台灣能拿出相同條件來招商的地方,
變成了想離開中國卻回不了台灣的困境。
其實,今天的中國早不是那種只要經濟能發展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時代了。
昔日二十四小時服務的招商典範季建業更是鋃鐺入獄,他被拆穿竟然是一邊積極招商一邊卻趁機中飽私囊的貪官。
但那種要地方政府官員四十八小時解決問題的要求,竟然還在今天出現了,遇上了柯P,
認知與處理方式大不同,爭議就很難避免了,因此事件背後值得台商與台灣人深思,時代不同了,
更要體認中國官員招商有統戰意圖,那種有錢投資就要被當大爺服務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文章摘自天下雜誌 作者:呂國禎
Color of the Wind –Vanessa Williams